林甸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驻村工作队发展庭院经 [复制链接]

1#

9月初的大庆市林甸县和平村,晾晒场上装载机、拖拉机声阵阵,随着年的首批庭院鲜食玉米顺利装车,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驻村工作队谋划和助建的“庭院经济”小工程也迎来了第二个大丰收。

大庆市林甸县和平村采收的鲜玉米


  “方寸地”蝶变“增收园”


  地处松嫩平原北部的林甸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年春,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驻村工作队将该村独特的自然资源与金融扶贫工作密切结合,稳步推进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消费扶贫三大扶贫模式,大大提升了该村的脱贫步伐。年末,该村人均收入突破1.3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绝不让脱贫村民返贫,绝不新增贫困人口?年末,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驻村工作队提出了由精准扶贫向普惠服务转变的工作思路。


  “一亩园胜过十亩田。”驻村第一书记张成介绍,东北农村家家有前后菜园子是几百年的传统。和平村村民的菜园子,大的超过一亩,小的也有五、六分地,往年基本是种一些茄子、辣椒等自家吃的蔬菜,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效益。


  驻村工作队经过深入调研和测算,为村民找到了一个致富的秘方。年春,工作队制定了《发展和平村小菜园种植鲜食玉米项目帮扶规划》,实施两年来,“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

鲜玉米装车


  “手牵手”共植“一颗苗”


  “菜园里种玉米还真是新鲜事!”和平村七屯83岁的高国范种了一辈子地,他对在菜园里种大田的这事一度很怀疑,像他这样的村民当时有很多。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工作队将种植、采摘、加工、结算等各个环节向村民们做了认真的讲解,特别是村民们最关心的收益问题。


  张成介绍,为保障庭院经济规模,让全体村民受益,工作队将帮扶对象由原来的户扩大到全村户常驻户。


  为保证甜玉米品质,年初,工作队在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三农对公业务部协助下,购买到了正品“万糯”玉米种子。同时,工作队在农业银行绥化分行协助下,与绥化市中瑞绿色果蔬实业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委托加工渠道。该公司只收取水、电等基本成本,不挣利润。村里出产的甜玉米全部由该公司加工和包装,由工作队再统一向外销售。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本部及各地市分行纷纷伸出援手,通过消费帮扶的模式保障村民无后顾之忧。由于是纯有机种植,价位合理,去年生产的甜玉米一推出,就销售一空。


  “小惠风”吹开“大福门”


  “没想到小园子能解决全家一年的吃喝问题。”61岁的边树森是和平村二屯的脱贫户。他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他和老伴儿在家伺候地并照顾两个小孙子。像他家这样的留守脱贫户村里有十几户。


  “一年家里的油盐酱醋钱也得上千块。”边树森说,平时,全家一年的油盐酱醋和口粮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去年他家的园子种了颗甜玉米,卖了元,虽然不是大钱,但解决了他家不小的问题。


  据该村村支书张秀红介绍,今年和平村户常驻户共种植有机鲜食玉米20余万株,全村年增收可达20多万元。

鲜玉米装车运走


  自年8月底至9月中旬,工作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将组织三次集中采收。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和平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基础。”驻村工作队长表示,目前村民对这种产、销一体,符合村民实际的帮扶模式普遍认可。他说,深入挖掘村里每一个增收渠道,有效利用农行大平台让村民稳步致富,工作队还有很多构想。(图/文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