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将离别之际,大地向你袒露一切。光与影将大地交织,彩虹耸立于天际。-走出非洲OutofAfrica-
世界上何处,比东非大草原,有更壮阔的情怀?
由丹麦女作家IsakDinese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时光流逝直到今日,依然能引起许多人共鸣。电影中的Karen,20世纪初来到肯尼亚,在一场不幸福的婚姻中,经营着数千英亩的咖啡园。与丈夫分手后,她与Denys邂逅。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尤其是恶性疟疾引发高烧时,Denys为她讲述发生在非洲大地上的传奇故事。后来,庄园经营失败,Denys飞机失事,她不得不离开非洲,回丹麦打发晚年。她再也没回过非洲,直到年终老辞世。Karen的扮演者MerylStreep,完美演绎了女性勇敢独立、自我成长的故事。出于对非洲的向往,年我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到肯尼亚做短期项目,加后来的项目和旅行,前后算来生命中也有1年在非洲渡过。我多少有过买块地种可可或大豆的想法,最终评估自己耐不住农业回报周期太长,以及非洲国家*局货币*策等不稳因素而作罢。在非洲遇到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愿意去非洲的,尤其能待下去的,不论在做什么,多少在人生中拒绝平凡,也把利他看得比利己更重一些。AcrossEquator跨越赤道
Kenya肯尼亚我与Nick、Adam、Byran、Jacqualine一起,在肯尼亚有过很多次冒险。比如在Nakuru国家公园自驾因不走寻常路,结果与威猛的大狒狒打架,无奈还是被它们抢去了所有食物。再比如我为近距离拍摄火烈鸟,半个身体陷入沼泽,而不远处的一只猎豹对我虎视眈眈。后来,Adam回美国辞去高薪工作加入华盛顿的非盈利机构。Byran和Jacqualine夫妇筹办了很多场公益马拉松比赛。而Nick继续留在肯尼亚创办医疗相关的社会企业,10年后的今天他居然还在那,说一口流利的Swahili斯瓦西里语,并娶了非洲太太。世界对非洲的看法是偏执的,虽然它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但积极的一面被大多负面信息掩盖了。10年前我们在肯尼亚首都Nairobi内罗毕的贫民窟,给予年轻女性基本商业培训、建立互助小额融资、鼓励她们创业,即便只是编织买卖手工艺品,也至少让这个典型的已有3个小孩的25岁女性,有了人生第一笔自己的收入,不再依赖丈夫。Kenya肯尼亚去年,我在赞比亚首都Lusaka卢萨卡做项目,每天开一辆经常抛锚的二手车接送我的司机告诉我,他刚买下了机场附近一小块土地,打算慢慢开发成周末农家乐项目,这样能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支持家庭,不再依赖打临工。即便现在手头存款很少,一砖一瓦的建设要花很多时间,但他有信心完成。驶在市区雨季坑洼颠簸的路面,听了他的宏图,我不禁想,自主驱动的民间创业,比国际发展机构写出的高大上报告,实用百倍了。Lusaka卢萨卡
Zambia赞比亚但挑战仍不言而喻。去年雨季前南部非洲的大半年旱灾,导致90%依赖水利发电的赞比亚,平均气温35度的数月,每天不规律停电至少10小时。医疗物资依旧稀缺,一些在中国常见也非常容易治疗的疾病,但在赞比亚只因缺乏相关药物而致死。Lusaka卢萨卡
Zambia赞比亚我与非洲的故事,未完待续......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请勿转载任何平台。朋友圈分享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