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画家为芦苇赋予新生命新华社新媒 [复制链接]

1#
白淀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01:06

新华社哈尔滨2月18日电(记者杨喆)在中国画家魏立春的童年记忆里,芦苇是生长在荒野里再普通不过的植物。如今,他制作的芦苇画,为芦苇赋予了“新生命”,也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向世界。

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55岁画家魏立春的工作室里,摆满了规格不一的芦苇画作。从在湿地里翱翔的丹顶鹤,到傲雪盛开的寒梅,一眼看上去,很难相信这些作品是用芦苇制作的。

“今年是农历牛年,这些画里,最难的是这幅《五牛图》,要用不同种类芦苇、不同技法去制作,整整制作了20多天。”魏立春指着画作说。画框里,五头形态不一的牛栩栩如生。

年12月20日,魏立春在工作室内处理芦苇材料。新华社记者杨喆摄

在林甸县,无论是湿地自然保护区,还是县城内外的空地里,总是生长着大片的芦苇。魏立春小时候,芦苇能长到2米多高,家里常常拿来编苇席。

年,已是林甸县一所学校美术教师的魏立春,在给学生布置习作时,目光放在了芦苇上。他开始带领学生研究用芦苇作画。

虽然芦苇画在中国一些地区已有一定历史,但对于魏立春来说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就拿选什么样的芦苇来说,也是一种学问。”魏立春说,“有的太硬,有的又太软。”

年12月20日,魏立春在查看芦苇材料。新华社记者杨喆摄

最开始,每到收芦苇季节,魏立春都会整车买。“一车斤的芦苇,能挑出来的也就斤,全都要手工选择。”魏立春说。

有时,魏立春也会和工作人员一起去采芦苇。“有一次只顾着割苇子,一不小心踩到冰窟窿里,半个身子都掉进去了,幸好最终挣扎着爬了出来。”当年的危险,魏立春如今已当作笑谈。

“芦苇秆是圆的,怎么弄平作画呢?就需要先用刀削开一面,展平,再用温水浸泡,还要用熨斗熨平,熨的时间长短就决定了芦苇材料颜色的深浅。”魏立春拿着芦苇材料说。

普通的画笔难以着色,芦苇画的“画笔”其实是电烙铁。芦苇染色也需要特殊的弱碱性颜料,每次只能煮制一点。“煮制时间差一分钟都不行,否则颜色就不对了。”魏立春说。

精益求精的态度,让魏立春的画作被更多人赏识,约幅画作传播到俄罗斯、日本、瑞典等十多个国家。

年12月20日,魏立春在制作芦苇画。新华社记者杨喆摄

“我感觉艺术是相通的,也可以成为友谊的桥梁,每到一些展会,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很多外国观众却能看得懂画作表达的内容。”魏立春说。

年,芦苇画工艺被列入黑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年来,魏立春一直在摸索精进芦苇画的制作技艺,让芦苇展现更多的可能,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年12月20日,魏立春在创作中。新华社记者杨喆摄

“芦苇不仅仅可以作画,还可以用来装饰瓷瓶、制作书签等。”魏立春说,“近30年了,心中还是有一种热情和冲动,芦苇还可以呈现出更大张力的作品,没有止境。”

最近,魏立春还在研究制作以水浒人物为主题的作品。“我希望通过芦苇画,把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体会到其中的美。”他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