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时代新农村,新记者喜说新农人辛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1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时代新农村,“新记者”喜说新农人——辛丑岁末驻村“总结”》的报道。

“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这些对农村、农民的“刻板印象”要改改了!农村也有立志一辈子扎根泥土的大学生,有玩直播的“潮人”,有不出家门就能赚钱养家的妇女,还有昔日的“刺头”如今成了村里的“明星”……这些新鲜事都发生在农村。

刚刚过去的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昂首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新华社黑龙江分社两名新入职记者走进东北农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沉浸式”生活体验,见证乡村最真实的蜕变。

大学生扎根农村

变身“超级马莉”

粗壮魁梧的身材,黝黑粗糙的皮肤,棕红有些褪色的自来卷短发,走起路来“气势磅礴”,大地仿佛都颤了一颤……她是一个看上去“妥妥的”村妇,也是村子同龄人里唯一的大学生。

马小莉是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河村的妇联主席。村里人图方便,大多叫她马莉,有些“淘气”的,还学着电视里叫她“买蕊”(Marry)。叫着叫着,人们都忘了她本来的名字是啥,甚至马小莉自己也忘了这件事,别人问名字都是随口答“马莉”,这么多年,她也真成了村里的“超级马莉”。

新华社记者侯鸣(右一)与村民马小莉(左一)。受访者供图

马小莉生在东北农村,但一直在城里接受教育。念完大学,她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干了两年之后,为了陪伴父亲,24岁的马小莉辞职回到东北,也是那一年,她在相亲时一眼瞧上了当时小南河的“村草”张占德,俩人缘牵一线。自此,她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扎了根、成了家。“万万没想到最后居然回到了村里。”马小莉常感叹,命运真是捉摸不透。

马小莉有文化,曾在村里开过6年幼儿园,在村里小学做过一年代课老师,村里的孩子多是她的“桃李”,不说遍天下,也遍县城了。她最不得意的“弟子”就是丈夫张占德。“他爱听我讲他不懂的事,可这么多年了还是啥也没学会。”提起这事,马小莉既带着嫌弃又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认真听讲”的老公着实可爱。

因为有文化又上进,村里有啥大事小情马小莉都要过去帮着参谋参谋。年,经村民投票,马小莉被选为村里的妇联主席,村两委中唯一的女性。

带领村里“半边天”的女人可不一般!村民们遇到有“技术含量”的事情都放心交给她,不管是调试设备、使用仪器、在线销售农产品还是打开电脑写个报告,都难不倒她。

马小莉能干,在家里,她天天凌晨3点多起来给鸡鸭鹅狗猫们喂食喂粮;种地时节,她一个人干的活能顶一个壮汉。在村里,也没有这个大学生干不来的活儿。辣椒酱厂刚起步时,马小莉跟着村民整夜熬酱,又困又呛,眼睛都睁不开;为了抬走辣椒酱厂前面的大石头,她一不小心砸到了脚趾尖儿,虽然疼得钻心,愣是一滴眼泪没掉。

马小莉也是个热心肠,谁家有啥事她随叫随到。割蜜的季节帮村民卖蜂蜜,采山的季节卖野菜,有些要找工的,也给她打电话问最近有啥活儿没。为了别人的事,马小莉常常忙得“晕头转向”,等家人埋怨起来,才发现耽误了很多自家的事。

谈到过去的大学生活,在大城市的工作经历,眼角已经生出皱纹的马小莉,眸子里依然闪着少女般的光亮。但如今,她更想过好村里的生活,当好她的“超级马莉”,守好她的村庄。

“村里也大有作为,在这儿过了半辈子不后悔,希望通过努力能让村子变得更好,家家户户过得更幸福。”马小莉说。

在记者与马小莉交往的过程中,每次见到她都会有种“踏实”感,这种感觉不光因为她魁梧的身材。她是个农民,又不完全是农民,她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过多年的城市生活经历,有时在与她的聊天中,记者能感受到她不同于其他村民的思考。她头脑灵活,能干,能写会算,不安于现状……她是农村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在小南河,无论多大年纪的人,只要遇着“麻烦事”都会想着找这位“超级马莉”来帮忙。

乡村需要这样的“超级马莉”,作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带动集体的振兴与发展。

“赶时髦”的陈小四

“懒汉”如今也“吃香”

陈小四原来是个不受待见的“懒汉”。

陈小四是小南河村民陈兆军的“别称”,因在家中排行老四,在村里就这样叫开了。

这个“懒汉”其实并不懒。小南河是一个世代以种田为生的村庄,这里评判一家的男人能不能干,要看种了多少田,在地里能使出多大力气,而陈小四偏偏是个“异类”,他不爱种田,不是个合格的庄稼汉。从媳妇到丈母娘都经常看他不顺眼,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懒汉”陈小四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们一言不发,有时也会憋屈得受不了,歇斯底里地砸几件东西让自己好过些。

前几年,陈小四在村里开了间小卖店,后来村里搞旅游,脑子活络的他琢磨起了干农家乐,还买了辆小货车帮人拉货,忙的时候经常一天摸不着人。除了种田,他做起别的都干劲十足。

村民陈兆军与爱人董国华。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侯鸣摄

陈小四肤色黑,有人开玩笑,说他一到晚上就“隐身”;他爱笑,上扬的嘴角像是做了“半永久”,露出一口格外显眼的白牙……陈小四不算帅,看上去有些“憨态可掬”,但游客们却无法抗拒他那张敦厚朴实的笑脸。

干几年下来,陈小四的口袋鼓了,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陈小四爱“赶时髦”,没事总爱瞅瞅年轻人都在看啥玩啥。如今,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肯定要数直播和短视频了,“赶时髦”的陈小四也喜欢看。别人在看热闹的时候,他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发点啥给别人看看,“听说做这个能赚不少钱哩!”

陈小四在几个网络平台注册了账号,每天看别人都在发啥,也在暗自尝试策划,还学习起了拍摄和剪辑。名为“陈小四”的账号里有他拍的村里小姑娘荡秋千,有与他齐身高的玉米地,有家里的小菜园,有他眼里的花花草草,有他的快乐与悲伤……为了干得更“专业”,陈小四还网购了一套直播设备,虽然一直没有太多观众,他也在认真地学着做一个好“主播”。

这两年,陈小四没种家里的地,流转给了别人,“他不乐意种地就不种了吧,乐意干点啥就去干。”陈小四家的“领导”董国华虽然从不跟着“掺和”这些“不务正业”的事,但看他也没那么不顺眼了,偶尔也过来瞧瞧他在拍些啥。

村里有零活,陈小四一件都不落,他有力气,又干得像模像样不偷懒。这样的短工很是“吃香”,谁家有活也总是会先想着让他干,虽然没种地,陈小四靠着这些活计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喜欢分享一些农村的事,慢慢学慢慢往前走吧。”陈小四在某视频平台的简介里留下这样一句话,他在学着做一个“新型”农民的路上探索着,努力着。

陈小四是记者“驻村”时结识的第一个村民。刚认识时,每次跟记者聊天,陈小四都稍显拘谨,不像在游客面前那副“自来熟”的模样。但是一聊起短视频这个话题,他就滔滔不绝——他觉得记者是这方面的“专家”,经常过来找记者探讨什么类型的短视频可能受到欢迎、自己的名字是不是不够吸引人、拍摄的时候是不是出镜观众更爱看……

陈小四强烈的求知欲也让记者印象深刻。他脑子活,虽然住在偏远的乡村,但非常了解当前社会最流行什么,有什么热点话题。“村里通网了”如今不是一个梗,而是正在农村普及的真事。村民不管身处何地,都能通过这张“网”获取更多关于外界的消息,这张“网”也让村民的思想更加活络。

如今在农村,种地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大机械生产下的农业解放了更多劳动力,也促成了陈小四这类“新式”农民的诞生。

“巧媳妇”杨红丽

“王婆”开起农家乐

仿古的黄色幌子高高挂起,院里停放着两架大红花轿,几百只鸡鸭鹅在后院叽叽喳喳地叫着……小南河村“巧媳妇”杨红丽的农家乐经营得红红火火。

杨红丽的爱人王文宝是个称职的庄稼汉,个子不高,不爱说话,一头钻进地里就是干活,挑起了家庭的担子,凭着这股干劲养活了全家,还把大女儿送去读了博士。

五年前,村里来的扶贫第一书记搞起了旅游,爱做饭的杨红丽搭上了这辆旅游车,吃上了旅游饭。她把家里装扮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院,自己也整天穿着花布衫戴上头巾为客人介绍菜品,别看地方不大,最多时能接待多人呢!给家里带来了不少收入,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村民杨红丽在院子里喂家禽。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侯鸣摄

极具东北农村特色的“六大盆”、炒出来颜色金灿灿的“笨”鸡蛋、自家从山上采的野菜、小园里刚摘的还挂着露水的蔬菜……杨红丽做的饭不花哨,但这是人们向往的天然“农家味”,除了接待客人做饭,杨红丽每天还忙着喂家禽,腌酱菜,打理菜园,村里有人家杀猪她也要去看看,囤些“笨”猪肉留着给客人做菜。

“王婆”是村里人对她的称呼,提到她,村里人人都竖大拇指,“王婆真是能干啊!”去年,“王婆”为扩大生意又买了房,现在她一家接待一个旅游团不成问题。人多时忙不过来,她就叫村里闲在家的妇女过来帮忙,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报酬,让别人也能跟着赚点钱,剩菜还可以打包带回去,妇女们都愿意过来帮她。

每天忙忙活活的“王婆”脸上总是挂着笑脸,这几年,每年赚上几万元不成问题。不光“王婆”赚到了钱,小南河的农家乐也打出了品牌,来过的人提到小南河的饭菜都赞不绝口。

除了杨红丽,小南河村还有一些妇女也加入了“农家乐”大军,妇女守在家就能致富增收,家家的生活都过得越来越好了!

记者到小南河村驻村前,曾来这里采访过,当时热情的“王婆”留我们吃了一顿饭。那顿饭让记者感叹,原来农家饭也可以这么美味又丰富!到村里后,记者见到的杨红丽一直风风火火,要么在掌灶,要么在给客人介绍菜品,要么在后院喂一院子的鸡鸭鹅……她不是在忙,就是在忙的路上,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忙人”。

杨红丽抓住了“旅游热”,跟上村里的发展势头,乘风而行,是依靠村里旅游产业富起来的那批人中的一员。农家乐是乡村特有的一种经营形态,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和食材,为客人准备一桌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宴,有种“天然去雕饰”的意味,很受城里人欢迎。

虽然忙碌,但杨红丽始终是一脸幸福。因为用心所以能做好,杨红丽的菜全部都是真材实料,对于菜的品质把控非常严格,她家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小南河村名声在外的“招牌”。

当年“刺头”明兴

今日劳动“明星”

以前,提起小南河村的韩三,也就是韩明兴,就让人头痛不已,他是个“刺头”,什么事到他这儿总会“卡壳”。

每当村里收个费或有个大事小情,如果他觉得“不合理”,就作为上访队伍里面的“头头”带人去乡里、县里上访,村里一起搞旅游他也是嗤之以鼻,下巴扬得老高,但自己悄悄搞了个滑雪场,各干各的,绝不跟村里“掺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说起到村里搞旅游的第一书记,他更是瞧不上,“就是个来镀金的,等着瞧吧,待不了两天就得走”。

一天,两天,一个月,一年,两年……韩明兴对村里搞旅游的看法悄悄发生了改变。从以前斜着眼瞧,到后来开始琢磨搭个话,韩明兴渐渐跟村里“一条心”了,他开始想一块使劲把村子建得更好。

韩明兴有了入*的愿望,他开始觉得作为一名*员发光发热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年5月,经过一年的考察,他从积极分子被发展为预备*员,那天晚上他喝了酒,两个脸颊红通通的,逢人便笑呵呵地说“我是*员了”。去年8月,韩明兴当选成为小南河村*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大家长”。

韩明兴的改变,村里人有目共睹,在他心里有了一片可以去追寻的光亮。

韩明兴的农家乐名为“钻石山庄”,这两年一到夏天,他就在山庄旁边的空地种上一大片向日葵,也为村里夏季旅游种出一道金灿灿的风景线,很多人为了看向日葵花海慕名来到小南河,给村里添了不少人气,也带动了农家乐增收。

村里有很多轿车、货车,韩明兴那辆飘扬着小红旗的车格外扎眼。村里收拾卫生、布置场地这些事情交到他手上,他总能干得令人满意。从“刺头”上访户到有任务马上就去完成的“急先锋”,明兴成了名副其实的劳动“明星”。

大嗓子、好交友、讲义气……韩明兴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爷们”,初到村里时,韩明兴不太愿意搭理记者,他会觉得跟一个小姑娘有啥好说的,不是一个“频道”上的人。后来,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记者发现韩明兴虽然看上去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实际上却心思细腻。

记者离村前的一段日子,每天都见他“看似无意”地过来溜达一圈,他不会做饭还特地去县里买些吃的来饯行。走的那天,他早上5点就过来看能帮些什么,最后目送我们的车离开……

“刺头”这个标签是他的过去时,从当年急了就“上访”到如今入了*,也是老百姓对村干部、对村里工作认同的体现。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一心为民的优秀基层干部,老百姓见证着村里这些“领路人”的一言一行,也由此转变自身思想。他们从认识*、向往*到加入*,朝着成为*的一分子,为光荣的事业而奋斗的目标不断前进。

新华社记者王鹤(左一)驻村期间在村里进行报道。

“直起腰”的常大爷

脱贫户踏上“幸福路”

“能干、会干、为人低调老实。”这是永利村村民对常守清的评价。

深色上衣,军绿色裤子,一双胶皮鞋,这是常守清最常见的打扮。常守清70多岁,是黑龙江省林甸县永利村的一名脱贫户。

曾经的他,因残致贫,生活的重担压得他直不起腰,紧锁的眉头从未舒展开。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生活遇到困境的人往往心理也非常脆弱,可能一句话就会让他们丧失希望。常守清就经历过这样一段日子,做啥都没信心,干啥都没劲头,人生难道就这样过了吗?

这样下去可不行。村里的扶贫工作队“对症下药”,对他进行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了解了常守清的心结,也想办法让他干点啥能过得更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得让他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摆脱贫困。

在工作队及村干部的帮助下,常守清搞起了庭院经济。

常守清用扣地膜的方式,提早扣栽香瓜、黄瓜、倭瓜和黏玉米等。将黏玉米煮熟了随着其他东西一起拉到县里卖,销路真不赖,他又在院里养了点鸡、鸭、鹅等家禽,加上村里产业扶贫的分红,日子好了有了盼头,也脱了贫。常守清眉头舒展了,布满皱纹的脸上展露出笑颜。

“真是卖出了好价钱。”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常守清家的一亩地小菜园里,首批收获的一万头大蒜已经销售一空。与往年不同的是,年的大蒜是经过人工扒皮加工后,以每头高于市场价7分钱左右的价格直销进城,整体收入增加了多元。

常守清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琢磨怎么过好日子呢!

“有活干,有钱赚,又喝上了纯净水,现在真是奔小康了。”常守清的腰杆直起来了!

新华社记者侯鸣与村干部到脱贫户家中走访。

■后记

“除了种地,俺们也能琢磨干点别的了!”

年,在小南河驻村的三个月,我们经历了从大地一片荒芜,到田地里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饱含着大地母亲的孕育之爱。而主导这片土地变化的人,他们在春寒料峭时便盘算着这一年关于地的计划,并将这些计划毫无保留地付诸行动。春耕的那段日子,村里人总是来去匆匆,问他们干啥去,总是一脸责任重大地回复两个字:“上地!”

农村人对土地的爱与敬在世世代代的变换下始终没有改变,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如今,黑土地上处处可见“黑科技”,环境相较从前发生了很大改变,乡村正越来越接近“理想家园”的模样。

如今的乡下人不再“土气”,有些新潮人跟城里人比也不相上下。但是,那一抔泥土永远是他们的底色,是他们不可割舍的生命的一部分。

炊烟升起时有些呛鼻的柴火味,路旁的泥土和野草混在一起的清香,还有空气中隐隐可以嗅到的家畜粪便味道……乡村是可以闻到、触摸到、感知到的。

那几个月里,令记者感触最深的,还是村里的农民,他们是中国乡村最有活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种地,俺们也能琢磨干点别的了!”大型播种机、插秧机等现代农机具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也解放了他们的头脑。中国迈向新征程,新时代的新农民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着中国的精气神。

三个月的驻村经历,如同细雨一样无声地滋润着我们。转眼,一岁将尽,但村里人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些故事宛如和煦的暖风,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一直向前奔跑……(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